现在是美国体育迷一年中最好的时节。
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。在全美职业篮球联赛(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,NBA)的决赛上,洛杉矶湖人队(Los Angeles Lakers)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(Boston Celtics) 这两个老对头再次碰面。在全美冰球联赛(National Hockey League,NHL)上,芝加哥黑鹰队(Chicago Blackhawks)有望自1961年以来首次捧得斯坦利杯(Stanley Cup)。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赛(Major League Baseball)的冠军旗争夺战愈演愈烈,肯塔基赛马会(Kentucky Derby)和印地500方程式赛车(Indy 500)已经让我们大饱眼福,全美职业橄榄球联赛(National Football League)也开赛在即。
Reuters
意大利队在2006年世界杯夺冠
与此同时,南非那里即将传来惊天动地的喧嚣声:世界杯足球赛(World Cup),也被称为每四年就折磨铁杆球迷一次的超级怪兽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MarketWatch的世界杯专题博客。
我不喜欢世界杯足球赛,理由有十点:
1、头撞得不够多
我最喜欢的2006年世界杯瞬间是法国队那个笨蛋──也就是齐达内(Zinedine Zidane)──用头故意去撞马特拉齐(Marco Materazzi),一个意大利队的可怜虫。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当时的视频。
这绝对是很有娱乐性的。想一想,要是全美冰球联赛上也多涌现一些这种事迹,体育台收视率也许就会飙升。
2、美国队踢得太臭
对,我的美国情结在此表露无遗。为什么美国人踢不好足球?没人会指望1980年美国冰球队赢得冠军令苏联队颜面扫地的“冰上奇迹”重演,但你看看美国足球队那帮默默无闻、不为人知的球员们。要是他们真的能在足球的世界舞台上搞出点名堂来,足球也许会在美国有更多的存在意义。
3、假正经的才看足球
在美国,那些一边灌着全美国人都爱喝的百威啤酒、一边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人,纯粹就是假装高深,故弄玄虚。看世界杯只是在赶时髦。要是足球真有那么好,那干嘛四年才搞一次。大卫?贝克汉姆(David Beckham),你有什么话要说?
4、没有啦啦队
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。要是每个参赛国家都能派出一个拉拉队,开幕式的转播效果将会更热烈,连环球小姐(Miss Universe)选美赛都只能相形见绌。
5、波诺效应
波诺(Bono)一直在为ESPN体育台播放的世界杯广告片配音,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名:这位U2乐队的主唱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已知的每一项事业的官方代言人。我喜欢他唱的政治圣歌《血腥的星期天》(Sunday Bloody Sunday),甚至胜过喜欢干净的水和空气,但真的希望波诺多少也能歇息一下,别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。
6、来自真正体育赛事的吸引
事实上,还有不少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赛事等着我们去看,比如纽约扬基队(New York Yankees)夺取另一个棒球冠军的奋战之旅。
7、种族聚居社区的就餐危机
2006年,我犯了个错误,去曼哈顿“小意大利” (Little Italy) 区的餐馆吃晚饭,而当天正值意大利队赢得世界杯冠军。你能想象到当时疯狂的庆祝场面吗?看到意大利裔球迷们那么高兴和自豪,这倒是段有趣的经历,但问题在于,那里的每家餐馆都人满为患,我根本就找不到吃饭的空位。可恶的世界 !
8、影响环法自行车赛(Tour de France)的好戏上演
眼下足球的热潮铺天盖地,在未来几周内,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兰斯?阿姆斯特朗(Lance Armstrong)到底有没有使用类固醇药物来赢得所有那些场次的自行车赛。
9、观众席中的足球流氓
耍足球流氓的并非只有曼彻斯特联队(Manchester United)的球迷。当电视转播镜头显示看台上的观众正在打架斗殴时,我们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榜样?
10、跟勒布朗?詹姆斯毫无关联
很简单,世界杯跟勒布朗?詹姆斯(LeBron James)无关,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敬。全美国的人都在关注NBA联盟克里夫兰骑士队的这位超级明星下一个赛季将去哪里比赛,所有与他无关的东西理应一概忽视,你说对吧?
谢谢你能容忍我喋喋不休地一直说到这里。这篇调侃式的文章旨在让世界杯走下神坛,提醒全世界的人不必为它如此疯狂。当然,上面的十点理由大多是在开玩笑。不过,也只是大多而已。
评论